您的位置:首页 > 人文 > 学习 > 正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浅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技巧

【www.chuban323.com--学习】

        语文课堂提问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若干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语文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值得深入探究的教学艺术。它既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又是教师传授知识之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作为教与学双方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有效方式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实践运用。“提问”将原本教师“满堂灌”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启发学生思索;将教师授课的重点、难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调动学生参与,最终达到解决的目的。
        “提问”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的桥梁;它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学习的情况反馈给教师。显然,课堂教学能否成为学生主体参与的、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改《语文标准》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专门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课堂中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下面就本人在语文课堂实践中设计提问的技巧简要论述。
        一、直奔“主问题”的提问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但也正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课堂上、在教学中被提问肢解着,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美析。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应抓住课文的主问题。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提问不能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要突出重点。一堂课主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能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俗语所说的“扯着葫芦根也动”。
        比如教师在进行《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时,在学生已经了解故事背景之后提出一个“主问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任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温和而严厉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一个忠心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
        教师调控,组织学生讨论如下三种见解:
        ⑴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人:他是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⑵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最后一次上课,“明天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不动地瞪着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也说不下去。上了一节又一节课……
        ⑶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的人: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极大悲痛。使出全身力量写“法兰西万岁”……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见解⑶上。“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
        以“主问题”来带动整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中的求索感、创造感、成功感,语文与人的教育、语文与人的气质培养于是有了一片美丽的沃土。
        二、触动思想的提问
        语文教育有其特殊性,许多人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都会发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往往是语文教育,或者是语文教师。这可能是由于语文教师的思想魅力所致。因为一个人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他的思想,一个人真正可贵的也是你的思想,而使一个人真正有别于他人的也是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触动思想的提问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我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中,正是用思想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我问学生:“为什么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学生说:“影子帮助盲孩子获得了光明,自己的生命也得到了升华。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又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像盲孩子那样孤单弱小者?”学生说:“对待他们就应该像对待缺水的花朵一样,用爱的雨露来滋润他们,让枯萎的花朵在雨露滋润下重新开放,让孤单的人不再孤单……”在这节课上,我们师生不仅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还完成了对思想情感的一次挖掘。
        这就是采用触动思想的提问所带来的收获。只有触动学生的思想、撼动学生的心灵,才能获得学生真诚的交流,只有具备真实交流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三、抓住“课眼”的提问
        “课眼”意在揭全文之旨,它是课文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窥见全课。抓住“课眼”,就能带起对全课的理解。它跟重点、难点并不相同,有时是在并不显眼处,却是咽喉要害处,抓住它,全文豁然而解。因此,提问必须抓好“课眼”,才能使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构思的匠心。
        如《孔乙己》这篇小说,始终是众人的哄笑,他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出丑,最后在笑声中死去。他的衣着、相貌、语言、动作,无不让人发笑。课眼就是一个“笑”字。孔乙己的命运是可悲的,但小说却说孔乙己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经过研讨,学生明确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不过是充当人们的笑料而已,他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成了一个可笑的废物,人们并不需要他。作者的写作目的是通过人们对孔乙己奚落、哄笑来写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来龙去脉及社会根源,从而揭露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批判孔孟之道的封建制度。研读时,要引导学生找出“课眼”,就能抓住主次要害,就能体会作者构思的凝聚点,领会文章的基调。
        又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这几天颇不宁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茅盾《白杨礼赞》中的“不平凡”;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等等。研读抓住课眼,举纲目张,理清文章脉络,突出重点,难点。这是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联系相似点的提问
        教材中往往蕴含着相似的因素,如果充分利用这些相似点提出相似的问题,以利于学生实现知识、技能、方法的迁移;又能通过比较区别异同,以利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环境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以及与《变色龙》的比较,可这样设计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初二学过的《变色龙》吗?请同学们回忆——小说中的“变色龙”是指谁?作者为何称他为“变色龙”?“变色龙”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善变,在俄国有善变的“龙”,在其他国家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这样设问,抓住两文的相似之点一是人物的“善变”,二是表现手法都用了对比,通过比较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
        五、质疑性提问
        质疑性提问是教师就挖掘教材时发现的可疑之处,精心设疑,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有些课文内容看似平平,处于无疑境地,教师要善于激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在揣摩“百草园”部分的形容词时,教师提出质疑性问题:“光滑的石井栏中的‘光滑的’能否改成‘精致的’?这个词一表现‘乐园’有何关系?”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光滑的”一词用得好,它说明孩子们经常来这里爬树,连树皮也爬光滑了,说明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乐园。
        质疑性提问也可以是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质疑问难,让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困惑,以激起认识的冲突,使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六、设想性的提问
        创造学鼓励人们要有更多的设想,并且认为:设想提出得越多,则证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开发得越好,他的创造思维能力也越强。针对课文所学内容作某些有意义的设想,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比如,在学习《社戏》一文,教师提出设想性问题:“如果你来到平桥村,你愿意和谁交朋友呢?”学生有的回答:“喜欢和双喜交朋友,因为他大胆有主见,向迅哥儿的外祖母和母亲打包票让迅哥儿出来看戏。”有的回答:“喜欢和阿发交朋友,因为他慷慨大方,让大伙儿偷自家的罗汉豆。”还有的回答:“喜欢和六一公公交朋友,因为他为人淳朴、好客,大伙儿偷了他的豆他非但没有骂还送来了豆。”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教师可以提出设想性问题:“如果于勒在船上卖牡蛎是假装的或是有意试探,那么菲利普一家发现后又将如何呢?”
        设想性提问的实质是促使学生展开独创性、新奇和合理想像和联想。经常提出一些“假如”进行设想,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十分有效,而且十分有趣。
        七、难易适度的提问
        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按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设疑,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即跳起来摘果子。如果太易,便失去思考的价值;太难,则挫伤学生积极性。从心理学上讲,学生既不注意太熟悉的内容,也不注意完全不熟悉的内容。
        如《海上日出》是名家名篇。开始交代看日出的时间是“一天”“天还没有大亮”,看日出的环境是“周围很静”和“机器的声音”。教师问:“既然有机器声,怎么能说静呢?”学生始料未及,一时不知从何答起。教师就增设同类,引导学生类比,如夜里深巷中的犬吠、幽林中的蝉噪、深山中的鸟鸣等。学生才明白通过所能听见的细微声音的描写更能突出环境的静,这是一种“以动衬静”的写法。
        这种难易适度的提问,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八、层次性的提问
        有些问题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往往心有所得,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想详细地讲,又觉罗嗦繁琐;想概括地讲,又觉千头万绪,抓不住要害。教师要采用分化瓦解、多层设问的方法,帮助学生从纷繁中理清头绪,达到逐个击破、逐步深化的目的。
        比如对《孔乙己》中笑声的理解,是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可用分解难点的方法设计如下问题:(1)酒客们以孔乙己的嘲笑挖苦表明了他们对孔乙己的怎样的态度?(2)酒客们与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有何相似之处?他们自己明白吗?(3)酒客们本应对孔乙己持怎样的态度?这样层层设问,教师要做适当的拨讲解,就可帮助学生理出头绪,加深对文章主旨的认识。
        人的大脑皮层形成的暂时联系具有系统性,即由单一的暂时联系到复杂的暂时联系,再到联系系统,并把新的暂联系纳入到已有的暂时联系系统中。学习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人的认识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就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循序渐进。提问也应如此。
        九、巧选角度的提问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而应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这样,才能适应中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才能引起他们探究活动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比如教王安石的《伤仲永》时,要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可变换一种问法:“题目是‘伤仲永’,而文章里却没有一个‘伤’字,那么,到底‘伤’了仲永的什么?”学生研读后,明确文字上没有点明“伤”字,而感情上都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伤钟永泯然众人矣”的结局倍加惋惜。
        十、逆向设疑式提问
        逆向设疑是根据文章思想内容和结尾,从反面提出问题或拐个弯、变个角度的提问。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他们喜欢寻根问底,不满足“知其然”,要探索“知其所以然”。他们不愿意回答“是不是”、“对不对”一类的问题。教师提问常常要从反面或转个弯发问。
        如一位教师《我的叔叔于勒》时,就从反面提出:如果于勒果真发财,则回乡出现在码头上,菲利普夫妇一家各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学生纷纷答问,根据课文所提示的人物性格想象出各自不同的反映。钱梦龙教《愚公移山》,为了讲解“且”和“孀”的意思,问愚公有多大年纪?这个小孩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这样巧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研讨的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语文课堂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是教学中的常规武器。学生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兴趣离不开问号,良好的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与探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上好一堂课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上课

本文来源:http://www.chuban323.com/renwen/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