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关于江西熹园的导游词

【www.chuban323.com--文化】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江西熹园旅游。   熹园,原名"朱家庄".县志曾有记载:婺源县城北旧有朱家庄,是朱熹二世祖朱廷隽、三世祖朱昭元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风水绝佳的村落,它和朱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朱熹两次回家,都在这里看望族人,祭祀祖先,留下了诸多难以磨灭的遗迹!   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就朱家庄的水口。水口,即众水之出口。大家可以看到,身边的源头水缓缓流过,在水口处汇入九曲十八弯的星江河,西边的锦屏山从北面迤逦而来,好像一座屏障,延伸至星江河边,水口处古树葱茏。形成藏风聚气、捍门锁钥之地势。这样的风水,堪舆学认为是有利于聚龙脉、旺人丁的。   【阙里牌坊】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熹园入口的牌坊,牌坊是封建社会为了表彰功勋、德政所立的建筑物。   牌坊的上方正中写有"文公阙里"的字样,婺源是宋代大思想家朱熹的家乡,朱熹是集儒学之大成者,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影响很大,宋度宗赵基在咸淳五年(1269年)诏赐婺源为"文公阙里".元至元二年1334年,婺源知州于文传奏请朝廷建"文公阙里"坊,核准后得于建造,后毁于兵火。   大家再看牌坊下方正中写有"熹园"二字,左边有由安徽省古建筑园林专家程极悦大师所题写的"国家非遗歙砚制作传承人江亮根先生研习朱子学之地",这座气势恢宏的园林就是江亮根先生出资所建。他从事砚台制作20多年,1999年回到家乡创办企业,从事歙砚的生产及研究,后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技术传承人".江亮根先生曾经讲过一句话"我的企业要做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物质财富,更多的是精神财富,要让世人在熹园里就可以了解到歙砚和朱子这两块诞生于婺源但属于全世界的传统文化。"   走过门槛,我们再回头看下身后的牌坊,牌坊正中书有鎏金大字"玉德金声".此四字既是赞扬婺源砚的石质优良,又暗喻了做事做人的准则。   【引桂桥】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横跨在源头水上的一座单孔石拱桥,就是以前朱家庄的进出之桥。   此桥最早建于北宋,明代嘉靖年间进行过一次大修。而后五百年历史的风云变幻,至近代,桥面石板和栏杆已是所剩无几。现在经过修复,我们又看到了原来依稀的模样。桥面和栏杆都是用洁白的石板按原样的修复,栏杆的石板接缝处,依然按明代的式样,用铁块榫卯紧紧连在一起,简洁大气,又恢复原来浑厚古朴的面貌。   这座桥名为"引桂桥".顾名思义,就是朱家庄的人希望这座桥能为朱家出一个蟾宫折桂的贵人。说来也怪,也许是风水使然,在建桥的两百年后,朱家庄第九世孙朱熹便一举折得"圣人"这顶桂冠,为朱家庄、为婺源赢得了无数的荣耀。   【尊经阁】   踏上这排台阶,这座两层的阁楼就是熹园的主要建筑——尊经阁。熹园的尊经阁,除地面之下一层外,地面之上还有两层,整幢阁楼全用名贵木材造就,门窗雕花。中间为旋转式楼梯,直达顶楼,楼顶的银色葫芦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非常庄严肃穆。尊经阁与园内引桂桥、紫阳书院处于同一中轴线上,阁高19米,建筑高度为熹园之最。登阁四望,园内景物尽入眼帘。北面有台,面朝碧波粼粼的朱绯塘,清风徐来之际,满塘荷香,沁人肺腑,其间有淙淙古筝缥缈传至耳边,足以极视听之娱。   封建时期的婺源,文风鼎盛,县乡共有书院藏书楼百座之多。这座尊经阁,便是以前朱家庄的藏书楼。作为朱熹的族人,一直以读书为业,从来不敢有一丝懈怠,只怕有损于先人之誉,他们"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几百年来,读书之气,蔚然成风。尊经阁便是用于收藏各类书籍、资料,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朱家庄的藏书楼所藏的书籍以五经及朱子的著述为主,供朱家庄及县内儒家弟子阅读经典的地方。   尊经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历经沧桑,至民国后期全部损毁。荒废久矣。现熹园新建,在恢复紫阳书院的同时,于熹园入口处修建尊经阁,重铸朱家庄昔日鼎盛的文风,使朱子之学在现代不至于支离沦落,更让今人了解前人的读书奉贤之道。   【槠树】   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前方是一棵郁郁葱葱的槠树。它是朱熹47岁回家省亲祭祖时手植的,距今已有八百多年了,是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棵古树。   朱家庄是朱熹先祖居住的村落,也是朱熹二世祖廷隽公、三世祖昭元公、以及五世祖振公原配汪氏三娘的安息之所。朱熹虽然远在福建,但对家乡却是"未尝一日而忘父母之邦".于是在宋淳熙三年(1176年),第二次回到婺源祭祖、拜望宗族长老。并在朱家庄植下了这棵槠树,作为自己的化身,朝夕陪在先祖身边,一尽孝道。   八百年来,朱熹虽然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了,但这棵代表他对家乡的思念的槠树,却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作为朱熹的化身,这棵槠树与朱熹应该一定会在冥冥中有着联系吧?   果然,2013年熹园开园,从林业专家在保护登记时得知,这棵树的主干周长四点七米,树冠东西向二十三米,南北向二十四米,两两相加四十七米。并且这棵槠树已经进入暮年时期,不会再有很大的增长,相对来说,这两个数字是很稳定的了。   说到这里,对朱熹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觉得很神奇了,朱熹的父亲是四十七岁去世,朱熹的最后一次回乡,也是固定在四十七岁那一年。这不能不让我们感觉奇怪,这棵树与朱子果然是心灵相同的。   所以说,这个世间有些东西是早已注定,人力岂可为之,更不是一句巧合就可以应付的。这不,我们婺源有关朱子的风水之说还有好多,待会后面就还有一个"癸水添砚瓦"的传说,一样是那么的神奇。   附:这是朱家庄的一口古井,开凿于元代。据说是有一年大旱,婺源到处都缺水,周边许多大树都干枯的不得了。只有朱熹手植的这棵槠树长得依然那么的滋润,并且根部还渗出滴滴水来。于是朱家庄的人就把槠树的边上泥巴挖开,果然是一眼清澈甘甜的泉水。大家都说是朱熹显灵,于是就绕着这棵槠树,修成一口水井,并为槠树和水井专门修了一座小桥,取名"朱公桥".   【朱家庄】   沿着尊经阁,跨过引桂桥,便是朱熹的家乡朱家庄了。 村落建于北宋时期,《婺源县志》曾经记载:紫阳镇(婺源县城)旧有朱家庄,在婺源县城北门汤村下园,是茶院朱氏二世祖之后的家居之地。朱家庄目前保留的古建有绣楼、有祠堂、有商宅也有官厅。这些关于江西的红色故事 关于江西的介绍 关于江西的作文 关于江西的歌曲有哪些 关于江西收棺材 关于江西赣州的古诗 关于江西南昌的诗词 关于江西红色文化的论文5000字 关于江西鄱阳湖的介绍熹园导游词 婺源熹园特点

本文来源:http://www.chuban323.com/renwen/3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