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人文 > 评论 > 正文

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www.chuban323.com--评论】

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卜翔燕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  山东  日照  276826)

 

 

摘要: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需求;是全体社会成员有步骤有差别的富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富裕的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这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关键词:邓小平;共同富裕;内涵

 

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在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并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深入,揭示了共同富裕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所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在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我国避免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共同富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的根本属性

    价值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之一,它运用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即是一切为了人民。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区别社会主义运动和非社会主义运动的最根本区别就是运动的目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马克思主义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两句话:实事求是,一切为了人民。”「1」(P17)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须遵守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坚持以民为本,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最大价值目标,提出“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他就站不住”,「2」(P191)“社会主义是搞集体富裕”,「3」(P236)“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4」(P312)“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5」(P373)并以人民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标准,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6」(P372)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同时,邓小平还认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证明马克思主义正确性和科学性的有效手段,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才能保证广大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就为全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指出了奋斗方向,更加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7」(P196)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首先,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邓小平长期反复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认真的思考,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1985年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是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8」(P116)同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讲话时又强调,社会主义“始终要坚持两个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9」(P142)应该说邓小平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经历一个探索、摸索、思考,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的,因此,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更具历史意义,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和根本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P373)其次,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他指出中国达到小康社会,“不但使人民生活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物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作出较多一点的贡献………到那个时候,我们有可能对第三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更多一些的帮助。”「11」(P237)再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区别,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坚持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困”,「12」(P225)坚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13」(P251)“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14」(P63-64)

三、共同富裕是全体社会成员有步骤有差别的富裕

    首先,共同富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邓小平在总结认识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人口多,基础差国情的基础上,认为不可能实现所有地区和所有人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15」(P1353)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通过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才能实现,就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16」(P152)“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17」(P142)其次,共同富裕在本质上是一个公平问题,虽是有差别的富裕,但这种差距是合理的、适度的,防止消除两极分化。邓小平提倡有差别的富裕,鼓励和允许“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18」(P142)但这种差距必须是合理的、适度的,以不能产生两极分化和剥削阶级为标准,“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19」(P111)邓小平理解的共同富裕实质上就是个如何实现公平的问题,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发展快点,但必须保证实现地区之间、先富后福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合理和财产差距的适度,确保效率的同时,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再次,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同时很必须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共同富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他指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个长期奋斗的过程”,「20」(P202)这个过程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即国民生产总值“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人均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使中国进入小康社会,把贫穷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人均达到四千美元。”「21」(P226)邓小平计划用近百年的时间完成这一宏伟目标,实现人民的小康生活。关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邓小平在同弟弟邓恳谈话中强调:“达到共产主义目标,要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这个初级阶段是很长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伟大的,但是要经过相当的长的历史阶段才能达到。”「22」(P1348)表达了实现共产主义富裕状态的长期性。同时邓小平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他指出:“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23」(P255)“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24」(P63)

四、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富裕的统一

    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同时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富裕。“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各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5」(P208)他认为只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才能保证物质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只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他指出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如果“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发展也要受破坏,走弯路。”「26」(P144)如果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跟不上,那就不能说是实现了共同富裕,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27」(P705-706)由此可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相对应的,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之裕。邓小平把物质之富和精神之富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内容,体现了他对共同富裕内容认识的全面性。

五、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社会的普遍和谐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观念,至少是从个人、社会、自然三个纬度来考察的,因此它至少包含四个层面,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在这些因素当中,最关键、最具主导地位的便是人,人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的观点,人要达到自我身心,以及人与社会、自然和他人的和谐,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在现实生活中,这个物质基础就是要实现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如果没有物质基础作保障,使先不了最终的共同富裕,要达到以上各个选自之间的和谐是不可能的。这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物质丰富,人民富裕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物质产品丰富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其二,这种富裕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将差距保持在合理适度的范围之内,消除两极分化,全面实现小康的社会。因此说,共同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李德顺:合理形态的辩证法--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2

「2」,「3」,「4」,「11」,「16」,「25」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6」,「7」,「8」,「9」,「10」,「12」,「13」,「14」,「17」,「18」,「19」,「20」,「21」,「23」,「24」,「26」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22」,「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www.chuban323.com/renwen/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