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报告 > 正文

小说与报道的美学比较研究

【www.chuban323.com--报告】

所有的小说都具有偏离现实的成分即具有虚构性。虚构对于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巨大意义,以及虚构层次高即虚构性较强的小说在中外文坛中都越来越多的状况,本文拟从小说虚构性的本质特性来阐述小说的虚构性问题。

  一、不可实证性

  小说与报道、目击者的证词和科学描述不一样,它的创作不是努力提供资料以证实事件是否真实存在,而是在创造一件件根本不需要的事件。这一点是小说虚构性的最基本的特征,顾名思义"虚"即"不实",如果小说从头至尾是可以实证的,那么小说便没有虚构性可言。

  小说的虚构性就在于它的不可实证性。布洛克在《美学新解》中有这样的看法:"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对一部小说(或绘画)表示同意或赞赏时,都是指我们能否理解小说中描绘的世界,而不是指小说中的"陈述"(如一个小镇上的生活很艰苦)与我们看到的小说之外的现实生活相符不相符,小说总是以某种方式去呈示世界……我们还可以对作者描述的真实性提出异议,就像批评家们对哈代作品的真实性争论不休一样。但是,如果在评论小说家提供的信息是参照实际生活的证据,小说家就会感到吃不消,因为在使得与真实生活相符方面,小说家并不比普通人强些。" 的确,要求小说家制造与现实生活相符的世界还不如去求助于普通的人。法国当代作家布托尔认为:"小说家向我们讲的事情是无法证实的,因此,小说家告诉我们的事情是什么样子,其本身就足以使事情具有这种真实的外貌。如果我遇到一个朋友,他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为了使我相信,他总有办法对我说,某人某人也是目击者,我尽可以去核实。相反,当作家在书的封面上写上小说这个词时,他就告诉了人们,要获得这一类的证实是徒劳的。按照作家向我们讲的那个样子,仅仅按照这一点,人物应该使人信以为真,应该存在下去,即使这些人物实际上并未存在过。" 可见小说这种文体就决定了它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验证。那么正如伍尔夫所说:"为了证明作品故事情节确实逼真所花的大量劳动,不仅是浪费了精力,而且是把精力用错了地方,以至与遮蔽了思想的光芒。" 弗兰克·克默德认为:"文学性虚构作品属于费英格所说的"有意识的虚假性"作品。它们与假说不同,不能被证实或否定,只能在丧失效用后被忽略。" 小说家不仅在客观上不能使得作品得到实证,更重要的主观上也没打算使其与现实生活相符。


    这种不可实证性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小说表达的是对世界的一种美学看法,既然是审美的,就不能如同镜子一样反映生活,而是按照作家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生活,这种被创造出来的是具有审美性观念形态的生活而不是纯客观的生活,所以这种生活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一一的证实。其次,小说的完成运用的是文学思维,这种思维形式决定了小说具有不可实证性。与科学思维、历史思维相比较,文学思维尤其是小说这种文学思维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不可实证的具体形象的感性图景。而科学思维、历史思维的一个共同的显着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和客观性,即它们是对特定客观现实的总结,有着具体确定的的传达之物,因而具有可事证的特点。小说这种文学思维却不是这样,它是一种丧失外部语境、自我指涉的思维形式,与文本之外的客观现实的原生形态并不具有直接的对应性,因而是不可实证的。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中"满纸荒唐言"正是文学图景不可实证的别样表述。对此,其他的理论家从另外不同的角度曾加以阐释。奥斯汀认为文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性语言而不是陈述性的语言,它以表达成败与否为标准,而不以真假与否为标准。文学的艺术作品,它能获得伟大而神秘成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有待深入研究的陈述命题的伪判断特征。所谓"伪判断"就是并非真正的判断,即是不可实证的。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小说中文学语言的非真伪标准,还是文学语言的伪判断特征,都在说明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小说这种文学文本并不具有完全直接的现实语境,而是一种自我指涉、自生意义、自我判断的语言交织体,塑造的是一个不可实证的虚性空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小说是一个虚构性不可实证的存在。

本文来源:http://www.chuban323.com/baogao/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