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讲话 > 正文

抓好“五个点” 全面推进群众工作上台阶

【www.chuban323.com--讲话】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专题研究了群众工作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用了较长篇幅专题讲了群众工作,周强书记在省委常委中心组学习时重点讲了要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为什么中央、省委这么重视群众工作?因为:第一,这是个老问题。老到什么程度?凡是开明的统治者都很看重这个问题?都明白“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至于我们共产党的老祖宗毛主席更是强调:“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结果。”这是65年前的告诫。第二,这是个大问题。既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危险。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第三,这是个难问题。难在牢固的群众观念、坚定的群众立场、艰苦深入的工作作风。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强调这个问题,到现在还在下大力解决这个问题。2009年5月,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沿着毛主席当年在衡山县作农民运动考察的线路,到乡、镇、村和街道、社区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召集部分基层干部座谈,写出了《新形势下加强群众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下面,结合我市实践,讲五点: 即观点、特点、重点、难点、要点。

一、要强化群众工作观点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历来善于做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观念只能强化,不能淡化;群众利益只能维护,不能损害;群众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党需要群众工作,现代化伟大事业需要群众工作,人民需要群众工作,党员干部也需要群众工作。

1.从执政基础看,群众工作至关重要。党群关系是鱼和水,血和肉,种子同土地的关系。我们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在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必须牢牢记住: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依靠群众拥护而巩固的。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执政前,我们有紧紧依靠群众的需要,执政后,我们有脱离群众的危险;困难的时候,我们有紧紧依靠群众的需要,顺利的时候,我们有脱离群众的危险;贫穷的时候,我们有紧紧依靠群众的需要,富强的时候,我们有脱离群众的危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2.从历史经验看,群众工作非常必要。1943年6月,毛主席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 ,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小平同志也曾讲道:“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 日)。这就是说,群众中出思想、出智慧、出力量、出人才、出效益。一切困难都可以在群众中找到解决办法。一切问题都可以在群众中找到原因。

3.从重大使命看,群众工作现实需要。第一,毛主席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要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动力在群众。第二,陈毅元帅讲,淮海战役是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第三,胡总书记讲,改革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越要加强。新的历史时期,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单车骑快了要翻车,太慢了也要翻车。怎样找到一个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平衡点?这个结合点、平衡点就是群众工作。不能离开群众工作来谈改革发展稳定。加强群众工作就抓住了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抓手。

4.从目前情况看,群众工作十分紧要。必须承认:古今中外,我们党的政策是最惠民的、最好的。大家普遍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个最好的时期。一是土改时期,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三是近些年来,取消农业税,农民种田,国家出钱。特别是低保、社保、医保把老百姓都保起来了。既然党的政策深得民心,为什么干群关系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呢?问题在于群众工作没有跟进,群众工作很薄弱,不想做、不会做、不屑做群众工作的问题在一些干部中比较普遍。惠民政策(钱)一发了之,征地拆迁(推土机)一推了之,群众上访(基层)一接了之,矛盾纠纷(法院)一判了之,注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忽视群众工作手段的问题。正如毛主席1945年4月24日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所指出的:“二十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骄傲自大的工作态度等项弊病之所以一定不好,一定要不得,如果什么人有了这类弊病一定要改正,就是因为他们脱离群众。”
正因为群众工作极端重要,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心里一定要装着群众,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观点。就是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力求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群众要求。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群众利益再小也是大事。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在大与小面前,群众的事最大,小事要当大事办;在急与缓面前,群众的事最急,急事要当特事办”,不能采取官僚主义的态度,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对群众的痛苦视而不见、对群众的困难漠然置之。要牢固树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观点。尊重群众的选择,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做到决策前考虑群众意愿,决策中征求群众意见,决策后听取群众反映。要牢固树立坚持发展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的观点。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要牢固树立强化群众主体作用的观点。牢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观点,深入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

二、要把握群众工作特点
不同阶段的群众工作具有不同的特点。同过去相比,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呈现新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五性”。

1.人本意识的不断深入,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全局性。当前的群众工作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群众工作,也不是狭义上的信访工作,是关系全局、影响全局、决定全局的工作。广度上涉及各个领域,深度上触及各种利益,一些群众的问题看似小事,如果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妥当,就可能小事突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群众工作,扎实做好群众工作。

2.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复杂性。当前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并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难点问题相互交织,合理诉求与无理取闹相互叠加,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相互纠集,各种矛盾集中呈现、错综复杂,涉及面之广,处理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我们决不能离开群众工作来谈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3.群众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创新性。主要是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对民主权利也“很敏感”,利益诉求不断延伸和扩大。群众基础也发生了多方面变化,群众对党的认同从过去的感情认同,转变为理性认同和利益认同;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格局复杂化,使群众的社会价值多元化、利益诉求碎片化。这就要求我们尽快适应新变化,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方法,改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被动局面,不断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4.社会阶层的日趋多样,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层次性。 当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社会阶层不断涌现,群众主体多样、阶层不一、类型多元,思维和行为方式呈现差异性、多变性、独立性、选择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做群众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层次性,增强针对性,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地做好群众工作。

5.执政党自身的重大变化,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艰巨性。一方面,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党员的社会身份就来自多少利益群体。另一方面,党的干部队伍经历几次代际更替,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战争年代、建国初期的老一辈党的干部相比,也有很大变化。由于少数干部的腐败以及少数基层组织在执行党的政策中出现了偏差,有时相当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朴实感情,引起了群众的误解和不信任。特别是一些群众因为经济生活困难没有得到较好解决而产生抵触情绪,也有群众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而导致心理失衡,新时期有的地方干群矛盾有扩大趋势,甚至成为社会冲突事件的导火索。这些都加大了群众工作的难度。
这些特点要求群众工作加快实现“五个转变”:在领导方法上实现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转变,更加注重用民主协商的办法来解决群众的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在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基层转变,更加注重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工作方法上实现由“堵”向“疏”转变,更加注重用合理引导和科学分析的办法来处理复杂问题;在工作力量上实现由少数部门努力向各部门齐抓共管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员、全方位服务群众工作的格局。

三、要突出群众工作重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重解决四个重点问题:

1.要注重解决联系群众的问题。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进群众的门,见群众的面,了解到群众的喜怒哀乐、所思所盼,群众工作才有针对性、说服力。驻村干部要熟知驻点村每个户主叫什么,家里有几口人,户与户之间有什么过节,家里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村里哪丘田没种,是什么原因,等等,都必须搞清楚。干部平时不进群众的家门,群众有事就会堵党委、政府的大门。但是当前我们的干部在联系群众这个问题上,既有广度不够、密度不够的问题,更有深度不够的问题。有的干部下基层,就像葫芦一样,下是下去了,仍就浮在水面上,不象秤砣一沉到底。亲戚亲戚,越走越亲。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的是要密切同群众的联系。近年来,我市制定群众工作“20条”,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建好乡镇“五小”设施,创造基层干部扎根基层、联系群众的条件;推动干部重拾胶鞋、草帽、手电、单车“四件宝”,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感情在一线融洽、干部在一线锤炼;探索“三有两评”工作法,就是群众有驻点干部的联系卡、乡镇干部有民情日记、乡镇党委政府有民情台帐,乡镇每月点评驻点干部、群众每半年评议驻村干部。“三有两评”通过倒逼的办法,让干部接“地气”,群众接“天线”,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了党群干群感情。

2.要注重解决群众呼声高的问题。毛主席讲:“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做好群众工作,关键的是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些年我市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每年兴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在城市,08年集中力量改造61条背街小巷,解决了30万人出行难的问题; 09年大抓“四场一厕”建设,兴建大型停车场11个、农贸水果批发市场40个、夜市场7个、公厕239个,撤销4个出城口收费站,免费开放所有公园、博物馆和图书馆。去年,我市计划投资3.2亿实施“公共服务进社区”,建设老百姓“家门口”工程。到12月份,己完成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新建和提质改造76所社区幼儿园,建成14个街道文化站、110个社区文化中心、176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16个全民健身广场,建起了176个警民联系点。老百姓反映“六进社区”让市民温暖了、方便了、安全了、快乐了、和谐了,办了一件老百姓鼓掌、党委政府得分的好事。同时,着力抓好住房保障,去年全市新建廉租房22913套,租赁补贴保障28332户,实物配租到位6792户;新建经济适用房11000套、73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8500多户。从今年开始,我市准备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件民生实事重点加以推进,通过三年努力,全面完成集中连片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在农村,大力实施“五通”,化解“五难”,92%的村实现了通水泥路(油路),85%的村完成了电网改造,98%的村民参加了新农合,所有村通上了宽带光缆,全市140户渔民上岸住房得到解决。通过兴办利民实事,受到了群众的赞扬和肯定。还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事,比如征地拆迁等;还要解决群众拍手称快的事,比如打黑除恶、扫除黄赌毒等。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要切实做到“三个结合”:即要坚持把解决单个的民生突出问题与提升整体的民生质量结合起来,把解决遗留的民生问题与新的发展条件下出现的民生问题结合起来,把政府抓公共民生的责任与民间办公益事业的力量结合起来,加快形成符合实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要注重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只要通过做群众工作是完全可以化解的,社会也是完全可以和谐的。相反,不去做群众工作,矛盾也是完全可能激化的,社会也完全可能是不和谐的。我们加强群众工作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调处化解好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工作中,我认为关键要抓好三件事:一是要抓好大排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洪水不可怕,怕的是蚁穴;矛盾不可怕,怕的是大意。一个地方不发生矛盾很难,不发生问题很难,但是发生矛盾和问题不可怕,怕的是大意,怕的是不重视、不去做。人民内部矛盾都是可以调解和化解的,问题在于要知情、要有数。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开展大排查,并将排查出的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办结时间,妥善予以解决。我市从市到县、乡每月排查一次热点问题,研究应对措施,确定专人督促问题解决。针对信访老户比较多的情况,对于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一些信访老户从08年起,我市每年拿出150万元的信访救助资金,专门解决信访疑难问题,到目前已化解信访积案328件。二要抓好大接访。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信访中的问题有“4个80%”: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80%以上是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的; 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的; 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这“4个80%”折射出了我们的工作,折射出了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也说明了绝大部分信访群众不是无理取闹,不是“刁民”。他们大多是因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才走上上访之路的。如果各级党委政府都能以群众的利益为重,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则大部分信访事件都可以不发生。我认为,出现大量的信访问题,责任不在于上访群众,而在于有的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中央已经作出明确规定,市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安排1天时间接访,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每月安排l天时间接访,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安排2天时间接访,市县两级部门和乡镇(街道)的领导干部要随时接访,这些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大接访的要求是两个:人要回去,事要解决。为做好接访工作,我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必须动真感情,必须拿硬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针对劳动、民政、国企、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的问题比较多,我市从这些部门抽调一批领导干部长期到信访局接访,组成“专家门诊”当场“会诊”、当场“开处方”,对于能即时解决的问题即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限定时间、明确责任人强令解决,力求案结事了。三是要抓好大调解。调解是群众工作的传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发挥作用,相互衔接,形成“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对于全面提高预防和调处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我市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了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村(社区)建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室,整合相关力量,构建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去年,我市通过“三调联动”调解矛盾6.2万余件,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1-12月份,全市进京上访下降54.3%,非正常上访下降84.6%,赴省上访总量、集访量、非正常上访量分别退到全省12位、10位和11位,受到国家信访局的肯定。做好调解工作,我认为要做到“四个注重”:注重调解网络,注重夯实基础,注重强化功能,注重整体衔接。在具体工作中,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综治部门要加强督导,要加强司法所和人民法庭等基层政法单位建设,要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在“三调联动”中的作用,充实并加强调解力量,强化乡镇维稳责任,推进大调解规范化。

4.要注重解决教育群众的问题。在农村调研时,有一位老村支书向我反映:现在党的政策好,好到哪级?好到村长(再没有向下传达开会);党员作用发挥好,好到哪级? 好到组长。只有组长还到村里吆喝几声。这说明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非常薄弱。古今中外,我们党的惠民政策是最好的,为什么老百姓意见还不少呢?问题就出在群众工作薄弱上。再好的政策也离不开群众工作;再好的群众也需要教育引导。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同过去比,我们的群众工作实实在在是差远了。在少数地方的干部中,推进工作靠“霸蛮”,吹胡子,瞪眼睛,动不动就是强征强拆、强摊强派、强处强罚。不但加大了工作难度,也伤害了群众感情,有的甚至激化了矛盾。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好的老百姓,他们也许不懂法,但懂“理”。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你办好一件事,他记你一辈子;你把他放在心上,他把你捧到天上。一些干部反映工作难搞,征地拆迁难、计划生育难、矛盾处理难、社会稳定难,难在哪里?难在群众工作没有做好。千难万难,做好群众工作就不难。我觉得,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是党的政策的宣传员,人民群众的服务员,社会矛盾的调解员。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承担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责任,加大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
四、要破解群众工作难点
    群众工作既好做、也难做。好做就在于:党员干部真心为民,群众就会民心向党。只要真心实意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没有什么障碍不能沟通,没有什么纠纷平息不下来,也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难做也是客观现实: 第一,难在宏观制度方面,主要是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分配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某些群众把怨气撒到基层干部头上,导致基层具体工作难做;第二,基层干部掌握的资源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束手无策,很难为群众办实事,群众看不到“实事”,就很难认同基层干部;第三,有的干部认为权力来自上级,乌纱帽是“上面”给的,所以做事只对上负责,只是做给上级领导看,导致群众观念淡薄,作风漂浮;第四,在征地拆迁、计划生育等方面用强制手段对付群众,伤害了部分群众的感情,加之党风廉政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降低了部分党员干部的威信;第五,群众工作平台的“老化”与缺失。有的说,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民,也解散了农民。农村的青壮年劳力走了,年轻党员和积极分子进城了,部分村支部已经很难富有成效开展工作,等等。破解群众工作难点:第一,要大力转变观念。要树立“大群工”观,即群众工作是一个蕴含在整个政治体系运作之中的过程,党群关系是整个政治体系运转的结果;要树立服务观,即以服务作为党政机关、基层组织的主要功能和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要树立民主与依法执政观,即群众基础变了,民主与依法执政是群众工作主要的基本理念,也是基本工作方式;要树立群众利益本位观,即公权力不得与民争利。第二,要改变决策方式。通过民主决策,给利益相关方以平等的机会介入到决策过程中来,防止少数人控制话语权,以民主与法制的途径确保公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人民放心。第三,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基层选举制度改革,迫使各级领导干部为群众服务,迫使各级组织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第四,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要加大党务、政务、厂务、村务的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第五,充分运用高科技时代提供的一切手段和渠道。如互联网留言版、热线电话、书记市长信箱等及时了解群众意见,排查矛盾,解决群众困难。第六,构建开展党群工作新平台。农村要以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专业协会,城镇可以街道和社区为基础,大力发展各种新型社会组织,把人民群众按市场化要求重新组织起来,使党群工作在新的平台上推进。

五、要抓住群众工作要点
主要是四点:
第一,要健全体制机制,实现群众工作全覆盖。一是健全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格局。成立高规格的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配合参与的群众工作体系。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牵头总揽,分管领导包案和做群众工作的常态机制,从制度上消除领导层与管理层、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的责任空档,使群众工作在领导责任上真正落实。二是健全无缝覆盖的群众工作网络。建立以市县群众工作部为龙头,市直部门和乡镇、街道群众工作办公室为纽带,村(居)群众工作站为平台,村组居民小组群众工作为基础,楼道信息工作员为前哨的群众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切实将群众工作“触角”延伸到群众中去,将群众工作覆盖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流动人员等困难群众。同时,实施“绿色邮政”、“网上信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三是健全科学高效的群众工作机制。主要是建立市县领导接访制度和群众工作定期走访制度等。实行重大信访集中会审制度,确保人回去、事了结和息访息诉。同时,在城市推行公共服务进社区,在农村推进三调联动,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群众评议制,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第二,创新方式方法,增强群众工作能动性。一是创新自上而下的群众宣传机制。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同时,注重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采取各种方式,以更大的耐心给群众讲道理、讲政策、讲利害得失,提高政策和决策的透明度、知晓度和认同度,得到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二是创新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群众是发展主体,也是决策的主体,要探索“指导不拍板、群众说了算,服务不包办、引导群众干”的工作方法,鼓励和引导群众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主监督。三是要创新“三调联动”的调解机制。整合派出所、社区、维稳和信访等力量,建立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群防群治队伍,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第三,加强培训教育,提升群众工作影响力。主要是围绕提高深入群众、组织群众、沟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把功夫下在教育培训上。这几年,我们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每年市委向处以上干部送一本书,每月请一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讲学,每周有一批干部到党校干校和高等院校培训。三年选派了84名干部分别到中央和省委党校学习,同清华大学合作定期培训副处以上干部240名,选送30名干部赴新加坡培训,选派103名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同时选派大学生村官421名。通过双联、驻村办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来培训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
第四,完善评价体系,提高群众工作满意度。一是要突出民生标准考核评价群众工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是改进干群关系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用民生标准考核评价群众工作,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突出民主标准考核评价群众工作。公开是最好的群众工作,民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要看是不是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要看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坚持以民主政治建设为切入点,在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中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民心。三是要突出民意标准考核评价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最终要以大多数群众满意为标准,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重不重视群众工作,是个政治问题,也是个良心问题;是个感情问题,也是个能力问题。我们党的干部政策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重视群众工作,就是德的具体体现;善于做群众工作,就是才的重要标准。要建立完善科学的群众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办法,把群众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状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让群众评议干部做的事、评议干部的作风、推荐干部的使用,把群众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状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绝不是靠权力,而是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魄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靠对群众的真心和真情。在考核方式上,要增加群众评价权重,把群众的认可度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德、能、勤、绩的主要依据;在干部提拔和交流上,扩大群众的参与度,群众不认可的干部,组织上决不重用,群众满意度达不到80%的,一律不提拔。重点关注和使用那些长期在基层、在困难地方、艰苦岗位上默默无闻工作的干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促成各级干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风气。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才能以党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抓好五个环节 抓好五个基础

本文来源:http://www.chuban323.com/jianghua/1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