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大学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初探

【www.chuban323.com--历史】

世界各国的健康教育,总是从学校开始。大学生是高等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之一,增进健康是社会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国务院1990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目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侧重于应试学习,对健康知识了解甚少,出现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心理,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降低学校教育的成效。因此,在高校大力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1 当代大学生健康状况
        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中某些不良行为与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作息无常的现象时有发生,肝炎﹑肺结核﹑贫血及心理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也有增无减。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存在诸多问题。
        1.1身体健康:部分学生健康知识贫乏,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吸烟酗酒﹑作息时间不规律﹑不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据报道在对1529名在校大学生近期患病状况调查发现,未生病的仅有558人,占36.49%。所患疾病前三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30.28%);意外伤害(18.46%);消化系统疾病(16.48%)。且部分同学多次生病,原因多样。因生病住院的有138人,占总人数9.03%。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在女同学中,有39.06%的患有痛经或生殖系统疾病,且其中有80.04%的人不曾或不愿就医[1]。
        1.2心理健康: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强迫﹑抑郁﹑偏执﹑人际关系障碍等。据调查,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30%以上[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2 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从传授科学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接受高等教育时期的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正是处在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育时期[3],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可使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卫生习惯。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多元化和两极化相应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影响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大学生也必然受到冲击。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综合健康水平,对于避免或减少各种疾病和心理障碍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3 目前高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在1990年4月由国务院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十三条明确指出:“学校应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高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讲座。”1993年初,教育部又制定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规定“各校应把健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具体情况决定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讲座,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可以试点开设必修课”[4]。到20世纪末,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讲座或选修课,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健康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尽管高校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高校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①健康教育普及率低:据统计近10年安徽教育学院接受健康教育的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28%。而据江西师大等3所高校6587人的调查显示,参加教学计划课程和参加公选课讲座接受健康教育的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23%[5]②授课效果欠佳:相关部门在2006年对浙江省10所高校在校学生1342名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健康教育进行调查,结果只有15.42%的大学生对健康内涵的理解是正确的。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缺乏客观的认识,缺少自我保健意识,存在着饮食不合理、嗜烟酗酒、生活无规律和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行为习惯[6]。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传统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思路局限、大学生对健康教育课兴趣不高、健康教育工作者没有创新的思想和动力、相关部门领导不够重视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授课效果欠佳。
        4 更新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设想
        目前高校健康教育课多采用以教师课堂粉笔式教学为主,属于传统的注入式课堂教学,授课以教师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授课效果差,而新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双向交流,积极互动。目前新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参与性教学方法(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s)是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只有通过练习才能使学习者掌握所学的知识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它充分运用灵活、直观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积极组成部分,加强了信息的交流和反馈,突出了知识的有效性和实践性。参与性教学方法有多种,包括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法﹑模拟训练﹑现场实习(参观)、讨论法等。
        参与性教学方法主要特点有:①转变中心,满足需求:以学员为教学中心,倾听学员要求,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②动员感官,加深理解: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用耳、用眼,而且还要动口、动手。由于动用的器官多,信息接收过程得到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加强了。③互教互学,促进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员随时可以进行交流,双方都有机会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④轻松愉快,富于创造:参与式教学法的整个过程中,提倡大家平等﹑相互信任,大家不必考虑说错什么,也不必担心被人笑话,每个人都可畅所欲言。

本文来源:http://www.chuban323.com/lishi/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