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浅谈服谈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未来的发展

【www.chuban323.com--文化】

论文关键词: “以环境为本” 服装设计专业教育 未来发展 
  论文摘要: 本文从当下社会中的热点时事问题着手,结合我国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对服装设计教育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要求和改善方式,以便使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服装产业链的延伸得到快速提升,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路线,使得学校培养出的大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缺乏与市场之间的密切关联性,设计师在走向社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服装企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在传统教学上,老师和学生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尤其是对于学习艺术类专业出身的部分高校老师,在走上教学岗位后,依然不关注时事,不关注社会和环境的真实需求,以及热点问题对于服装设计教学方式的影响。 
  一、“以环境为本”的社会发展方向 
  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开始,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深深烙上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影子。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切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为目的,甚至不惜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一切“以人为本”的模式向前发展。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河流污染、臭氧漏洞、动、植物种类减少等破坏自然的现象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为了人类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应该首先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上改变,从“以人为本”的理念转换到“以环境为本”的基本思想上。中国古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如果我的环境家园不复存在,生活又将从何谈起,社会又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同样作为为人们现实生活服务的服装设计专业,从高校的教学环节上,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思想意识。伴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年会的召开,世界各地频发火山地震,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等诸多时事问题和突发状况的呈现,“以环境为本”的理念重新被社会所认可。 
  二、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环节中,主要是侧重于老师的理论讲述,课堂上老师讲完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后,给学生留一些形式感很强的作业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这样学生对于服装设计形式和内容的了解就只是个皮毛,根本不能很深入地了解所学的服装设计,在毕业后自己的工作将是什么样的,更不清楚设计对于社会、对于人类本身的真实意义,一连串的问号漂浮在学生的心中。因为,学生不了解设计与环境,与现实生活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而只是盯着老师所讲的课本理论知识,缺乏与现实世界联系的真实性,使得“理想的学习模式”与现实生活需求严重脱节,这无形中就使得刚毕业的学生在开始工作的时候很难融入到现实的生活、工作中,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现实社会、自然环境对于设计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所以,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关注现实社会中的时事变化,并及时对相关信息做相应的了解与分析,在社会变化和进步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服装设计相关的课程体系,使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服装设计专业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时尚的行业,瞬息万变,我们就更加应该关注时事的变迁。 
  三、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专业新思路的探索 
  服装设计是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服务的,同时也是为社会、环境服务的,人类对于资源的利用形式和利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最初阶段,基于现代环境中所凸显出来的种种矛盾及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中部分课程设置不能紧跟时代步伐的问题。在此,我提出一些相应的调整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1.构建新形势下的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的教学体系中以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美学、服装史论、结构工艺、面料、营销等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作为辅助,缺乏对于社会时事与服装设计、市场环境等关系的分析类课程。为了更好地弥补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与社会实际设计工作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满足企业、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使服装设计更好地为环境的发展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未来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中应将社会时事动态与服装设计专业的固有课程体系相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服装设计形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今天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上,我们更加应该加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
    2.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思路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老师习惯于自我陶醉在个人的讲述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很少,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此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改进和交流的机会,不仅是简单地讲讲课、布置作业,让学生交上后老师评个分数就完了,而且应该让每个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能讲出来自己所要传达的含义,给予每个学生再次修改、提升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学生的作品效果会与其本人的想法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作品制作效果不理想的同学再进行修改,每个人都记录下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直到每个学生都能做出一套满意的作品为止。如此进行反复的修改后,学生不仅可以制作出一套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且可以增强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信心和主动性。而不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一堆的作业,学生忙得一塌糊涂,最后效果一般,老师也只是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作业,导致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3.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不能再像古时候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而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尤其是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首先是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的,设计师如果不关注社会时事变化,又将如何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产品呢?2009年12月份举世闻名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年会召开,中国著名服装品牌——左岸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洪金山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位服装企业代表、服装设计师代表出席了此次年会。从哥本哈根回来后,他就开始着手“计算”下一季的服装,这种“计算”非常独特,他要从面料的源头开始算起,看看他设计的每件衣服的碳排放量究竟是多少,提出了“量碳裁衣”的设计概念。在此之前,洪金山先生在2007年就曾携手保护国际(CI),组织了“拯救地球”主题活动;接着又主推“纸质夹克”环保服饰;再到2008年倡导的“环保自行车”活动等。所以,每个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都要更多关注时事动态,了解社会需求,关注科技的发展,更好地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真实需求去设计作品。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是为服装设计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4.完善相关的教学设施 
  虽然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像理工科的学生那样,需要整天闷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整理繁杂的数据,但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实验形式。我建议:在以后的服装设计教学体系中可以设置几门实验性质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为相关的课程提供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的画几幅服装画就结束了课程的学习。例如:服装面料的再造,传统的手工印染、扎染、刺绣、手工艺等,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多的开阔视野,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这就要求高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为顺利开展新形式下的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设备及师资力量的调整等。 
  5.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改变考核方式 
  我在数十年的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想法与自己所做的作品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归结起来,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动手的时间太短,老师和学生之间一直都处在一种“空对空”的状态上。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考核的环节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很多专业课程在考核上都可以实行理论考试和实践作品相互结合的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自己所设计的作品,做出来的成本是多少,用到的材料是多少,对与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有几分,使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学会评估。 
  四、结语 
  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式,紧跟时代的步伐,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也应该有所调整,尤其是在当下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下(臭氧漏洞、土地沙化、森林减少、气候变暖、地震、火山频发等)。作为未来的服装设计师,作为为未来培育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高校单位,更多关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的需求,无疑是服装设计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同时也要为保护自然环境作出自己贡献,为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杨开忠.一般持续发展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4. 
  [2]康幕谊.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环境[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 
  [3]邹平.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修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4]郭东梅.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 
  [5]李莉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3.浅谈服饰与文化 浅谈服务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 浅谈服务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任务书 浅谈服务的重要性 浅谈服务礼仪在铁路运输中的重要性 浅谈服装结构和服装美感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www.chuban323.com/renwen/1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