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作文 > 状物作文 > 正文

写出美食文的味道优秀习作3篇

【www.chuban323.com--状物作文】

“写出美食文的味道”习作:三鲜豆皮         中国的三鲜豆皮,始创于湖北,其中以武汉老通城的最传统,最美味。         看似一盘普普通通的方形小块,做法却不简单。猪肉、香菇、虾仁、叉烧肉、熟猪油、猪心、料酒、猪肚、猪舌、鸡蛋和糯米缺一不可,才能做出一盘好的豆皮。猪肉必须是七分瘦的,肥多油腻,瘦多不滑;豆皮必须符合酥、脆、薄三个要求,才能呈现出金黄色,令人食欲大增。         豆皮做好后,还是大而方的一整块,先整齐地将它切成正方形,就可以给客人享口福了。用竹筷插入相邻的豆皮的中间,把粘连的糯米彻底分离,再夹至碗里,此时,一股浓郁的肉香与糯米香扑面而来,使人顿时食欲大增,垂涎欲滴。放入口中,豆皮还是完整的,美味却已经在口中扩散开来。一下咬碎,“咔”一声,豆皮一分为二,饱含着酱汁料酒的肉、虾、蛋一并散出,舌头稍稍搅拌,使糯米的甜味被激发出来,与肉的卤香和虾仁的嚼劲相结合,人就会随着这丰富复杂的味道,热情起来。轻轻咀嚼,粘粘的糯米嚼而不烂,这时最宜稍加吮吸,再一并吞咽。         别的地方,若豆皮做得十分亮丽,就肯定不是湖北人所做;若陷不饱满,不整齐,也肯定不是湖北人所做。在湖北,一张普普通通的豆皮下,是饱满、热乎而排列整齐的陷,甚至连豆皮边上都不会有溢出。外表冷漠,内心却是热心肠,这就是三鲜豆皮的特点,也湖北人的性格,更是整个湖北的风格。   “写出美食文的味道”习作:双皮奶        双皮奶始创于清朝末期,当年顺德一位叫何十三的农家子弟,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时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个花样,不久有个识货的老朋友买去了配方,开了间食档,这双皮奶便吃成了传统,而双皮奶也便由清末流传至今。        将水牛奶倒入锅中煮沸后,倒出,待其冷却结皮。将蛋清、蛋黄分离,取蛋清备用。将奶皮划破,把牛奶慢慢倒入蛋清中,加入适量砂糖,均匀搅拌。放入锅中蒸十五分钟即可。         双皮奶,上层奶皮甘香,下层奶皮香滑润口。香气浓郁,入口嫩滑,让人唇齿留香。         庙前直街上有一家以双皮奶闻名的店铺。几张圆桌,几张圆凳,空调不是很凉,天花板上吊着几台大电扇。我推开门,径直走向收银台,点一碗双皮奶,然后攥着白色的小票,跑到离空调出风口最近的桌子坐下,等待着那碗双皮奶。        店里的伙计不紧不慢地揭开那口大锅,从里面舀出两勺双皮奶,慢慢滑入瓷碗中,然后笑呵呵地端给我。雪白的双皮奶被盛在描着青色花纹的瓷碗里,像一件艺术品。终于是看够了,我拿起勺子,轻轻刮下面上一层,不热不凉,温温的。再向里面舀到,却有些烫口。每一口都像一朵甜美而不艳花朵,甘香的滋味在口腔绽开,包裹住每一颗味蕾。它慢慢地融化,甜甜的味道依然弥漫于嘴里、喉间、心中。        我边品尝着这美味的艺术品,边听着隔壁桌的阿婆与店里的伙计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说到兴起时,看报纸的大叔也眯着眼睛过来说两句。我倒不觉得这种环境嘈杂,反而觉得这种闲散的搭腔间,透露着一种广州老街坊之间才会有的特殊情谊。        碗里的双皮奶已所剩无几。这时,倒觉得这双皮奶与广州人有几分相似:表面上温润闲散,内里却是与谁都聊得来的那种热情。我把碗底的双皮奶刮干净,摸摸肚子,满足地走出去。   “写出美食文的味道”习作:寻味家乡       家乡的味道,是咸的。       在家乡小住过几年的我,最记得的,就是那咸咸的驴杂汤和那驴肉火烧。       那时候小,拿着10元钱“巨款”在村口那家所谓的店里,买个纯肉火烧,再就一碗驴杂汤,这些东西就能让我享受完整个中午。        到现在还记得那种味道。火烧最外面的那层皮,酥脆,里边儿的肉,带着一丝卤香迎接你的味蕾。火烧不咸,香却不腻。觉得干了,再就一口驴杂汤,汤是咸的,正好中和了火烧的味淡,两者结合,相得益彰,不咸不淡,也难怪是河北最出名的东西了。        到了广州后,最想念的也是老家那口。无奈,驴肉本就不是广州常见的食材,在广州开的店也不多,正宗的自然也少,不是汤淡了就是火烧不够脆,终究不是老家那口。然而我找了许久,还是让我找着一家。        那家店店面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很小,小到似乎只是其他店里的一个过道。去的人不多,看样子每个月的收入似乎也只能与店里开支平衡。老板是个憨厚的老实人。       “来一个纯肉火烧加一碗驴杂汤。”        “行咯!”我听见了带着一点儿乡音的普通话。        老板立马开工:拿起一个面剂儿,一拍一抻一对折,再熟练地抛进锅中。“呲——”伴着火烧入锅,油也开始包围火烧。趁这个时候,老板拿出一块驴肉开始切粒,手法娴熟,不一会儿就切好了。切完之后顺道拿筷子把火烧翻个面,让火烧受热均匀。过了不久,火烧两面金黄,老板瞅准时机将火烧从锅里边儿捞出来放进盘子里。趁着等火烧凉下来的空当儿,拿着勺子盛了一碗驴杂汤。随后戴上手套,用刀轻轻的划开火烧,把肉粒塞进去。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我取走我的火烧,端走我的汤,找了个空地儿坐下了。咬了一口火烧,细细品尝。入口酥脆,里边儿的肉带着一丝卤香迎接味蕾。在就口汤,没错,汤是咸的,但融在火烧的淡中就显得刚刚好了。这家的驴肉火烧啊,满分。         其实我和老板聊过,我也问了问他为什么要做驴肉火烧,因为毕竟做这行不如做别的挣钱多。他和我说了很多很多,但总结起来其实就俩字儿:执着。河北人的执着,以及河北人想要把驴肉火烧做大的执着。聊起其他省份,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小吃,而河北,似乎不是本省人就不知道有这种小吃的存在。而他,只是执着地想要让火烧这种河北小吃被更多人知道罢了。        火烧,不仅是地方小吃,它还代表着河北人的执着。执着,或许就是河北的味道吧。写出美食的作文300字

本文来源:http://www.chuban323.com/zuowen/3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