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讲话 > 正文

在经受“四个考验”中克服“四个危险”

【www.chuban323.com--讲话】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除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一讲话,非常深远、深刻、深重、深入,可以说字字力重千钧、句句振聋发聩、满怀深厚情感、充满忧患意识,高屋建瓴、寓意深刻、发人深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彰显出雄大的政治胆略、巨大的理论勇气、驾驭全局的卓越才能,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党员干部而言,深刻理解并积极应对“四个考验”,克服“四个危险”,把党的建设推向更新,更高、更突出的层面,在新形势下执好政,掌好权,为人民谋福祉,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现代性、时代性、前瞻性。

    要认清经受“四个考验”与克服“四个危险”的辩证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四个考验”与“四个危险”的提出,很及时、很正确、很英明、很科学。“四个考验”极为严峻、极为严肃、极为真切。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胜利,走向执政,这是党的伟大胜利,但同时也面临着种种考验和危险。在今天的大好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把“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果断、真诚地提出来,是对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存在问题的冷静分析和准确判断,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忧党意识的集中展现,标志着我们党对忧党与兴党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进入了新的境界,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把考验和危险摆在全党面前,表现出共产党人敢于正视自身问题的自信和克服自身问题的决心。“先进的政党,不是不会犯错误或不存在问题的政党,而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政党。”只有我们敢于正视并认真对待,我们才能经受住考验,才能保证不让危险变成危急、危机、危害。

    “四个考验”,一是执政考验。执政考验是所有执政者都面临的重大考验。执政,手中有了权力,能指挥一切,调动一切,统领一切,改变一切。政权变不变,关键看执政的素质、品德、能力。毛泽东同志指出,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此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艰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业绩,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执政经验,掌握了执政规律,提高了执政艺术,把握住了执政方略,但又面临着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上,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经受执政的考验,就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二是改革开放考验。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富民强国的重大举措。中国自立于世界之林,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特别是在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尤为突出,并出现了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已成为躲不开、绕不过的难点,必须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以解决。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心,以深化改革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对改革开放不能动摇,要经受住困难、风险、教训的考验。三是市场经济考验。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过,中国要发展,靠的是市场经济的推进。离开了市场经济的作用,讲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资源配置的最佳组织方式和制度形态,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但市场机制同时又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种种缺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和全新的课题。如何更好地把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需要我们摸索、探索,吸取国内外的新经验。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推动生产力的优势,又要有效避免和克服市场机制的弊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要付出巨大的理论勇气,而且需要高强的实际驾驭能力。四是外部环境考验。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了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敌对势力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领域加紧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渗透和颠覆活动,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考验。显然,经受住外部环境的考验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四个危险”。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是每一个执政党都会面临的危险。精神是思想、是意志、是灵魂、是风骨、是支柱、是原动力。精神懈怠,是党员干部在精神层面出了“病变”,主要是革命意志衰退,理想目标偏移,进取精神减弱,不再或很少有当年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和革命朝气、锐气,随遇而安、随波逐流、无所作为,甚至只把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作为人生追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的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当前,精神懈怠已成为一些党员干部的“通病”、“大病”、“重病”,丧失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党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讲这个问题,也是总书记向全体党员敲响的一记警钟。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在这个课题上有忧患意识。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指挥能力、决策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等等,一句话,就是执政能力。世界在深刻变化,形势在迅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深入,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党员干部与时俱进,就要不断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和水平,克服我们面临的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执政以后,容易滋长脱离群众的危险。当前,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着油水关系,猫鼠水关系、蛙水关系,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忘记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官本位主义严重,唯我独尊,高高在上,小视、轻视、藐视、鄙视群众;在作风上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滋长,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在生活上贪图享受,甚至骄奢淫逸、腐化堕落,败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我们的党员干部面临着孤立、脱离群众的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主要表现在用权不公,不能秉公用权,而是权力私有化、以权谋私。中国共产党执政掌管的国家政权,面临着被腐蚀的危险。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在部分党员干部中滋长蔓延。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政治建设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四个考验”与“四个危险”二者是辩证的、统一的、一致的。要经受住“四个考验,”就要在“四个危险”上去防范、去着眼、着力。“四个危险”不“显”了,也就不“险”了,经受“四个考验”就有了前提、基础、保证。克服“四个危险”,要从“四个考验”上是去抓;经受住“四个考验”,要在克服“四个危险”上做文章、用气力。二者要结合抓、配合抓、统一抓,这样就会变“四个危险”为不险、变“四个考验”为合格。

     克服“四个危险”要在“四个考验”上实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四个考验”与“四个危险”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一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更为重要。先哲所言:“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定丧败”。“四个危险”,这是胡锦涛首次在党的思想建设上提出来的,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我们的党从1949年10月建立政权以来存在的主要的问题,这是党建思想认识论上的一个重要进步,她客观地承认党内“四个危险”的现实,显示了胡锦涛总书记区别于革命家出生的“革命”思维而重点思考了“执政”思维。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高州提出的“三个代表”,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识论。如何从认识论转化到“方法论”,党内一直没有在理论上突破和在方法上突破,“四个危险”的提出是对“三个代表”的突破,从抽象宏观的党建“三个代表”到现实具体的“四个危险”,这种在党建认识论上的进步值得关注。克服“四个危险”的破解之道,在某种程序上决定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的历史地位。克服“四个危险”,胡锦涛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把“四个考验”与“四个危险”并提,在克服“四个危险”中经受“四个考验”,在经受“四个考验”中克服“四个危险”,这是认识论、方法论,也是实践论。那么,如何在克服“四个危险”中经受住“四个考验”,在经受“四个考验”中克服“四个危险”呢?

    一、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要在经受“四个考验”中提升精神境界。所谓精神,简单地说,就是支撑一个人信仰、道德、伦理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以及表现出来的活力。“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精神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失去了精神,就成了没有思想的躯体,就不可能有昂扬的锐气和成功的事业。有诗人言:“如同布匹,精神也需要洗涤,蘸着昂扬的色彩,荡洗懈怠、萎靡、迷惘和疲惫。”澎湃的激情、饱满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归根结底源于精神状态如何。不过,精神在于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具体反映,不同的人,地位、身份、处境,条件不一样,境界也各异。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境界,境界是一种“意识形态”,人活着确实不容易,要活出点“境界”来很难;用诗人的观点看境界,境界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展露的是人生状态的宁静、豪迈、恒远,切合于生命的本色;用当官从政者的观点看境界,境界是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尚品质,是检验、对待、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利益的“试金石”。境界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风格、一种情操、一种态度。人生有了境界作精神支柱,就能在瓮牖绳床中体验到生之快乐,就能在颠前中踬后中保持活的尊严,就能在喧嚣中找到宁静,在荒凉中寻到绿洲。对人生而言,有了它,生活就有滋味、质量;工作就有方向,动力;政治上就坚定、坚守;言行举止就有色彩,高雅。人生才有意义、价值。最大的危险是意识不到危险。我们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要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未来不到40年的时间里带进现代化。巨大的社会转型隘口,发展的矛盾问题“世所罕见”、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如何克服倦怠情绪保持旺盛斗志,以坚强的决心和勇气在深化改革中不断闯关夺隘,这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作出回答和见诸于行动的。可是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确实存在“精神懈怠”的现象。有的觉得自己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奋斗了半辈子,如今苦尽甘来,物质生活条件极大丰富了,应当好好享受生活了;有的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经受不住物质利益诱惑,看着周围一些人富起来了,住别墅、开名车,周游世界,想着自己也应该顾及自身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大大削弱;有的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腐朽思想侵蚀,以权谋私,追名逐利,生活腐化,共产党人应有的开拓进取和艰苦创业精神涣散,个别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丧失了一个党员干部应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可以说,最危险的懈怠莫过于精神的丧失,最不能有的丧失莫过于精神的丧失。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精气神,人就会灵魂空虚,活着就相当乏味,处世就没有品位,干事就难有滋味。精神,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不可缺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靠的是一种民族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靠的是一种政党的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继往开来,靠的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从不缺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从不缺精神的。应看到,在“四个考验”中要经受住每个考验都要有精神支柱,有精神作支撑,否则“四个考验”就要倒下来、塌下来、垮下来。在“四个考验”中把精神境界提升了、升华了,精神懈怠的问题就会被一一破解,这是一个不攻自破的问题,这是一个势如破竹的问题,这是一个治本的问题。所以说,在“四个考验”中克服精神懈怠,应是第一位的。

    二、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要在经受“四个考验”中抓读书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应同肩负的历史使命相适应的,这是我们党战胜来自经济、政治领域和自然界风险挑战的根本所在、依托所在。但是,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一些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不强;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一些党员干部的观念跟不上、知识跟不上;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问题,一些党员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统筹利益关系的能力低下。提升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事业的要求。能力不足需要读书学习,经受“四个考验”也应读书学习。读书学习,既是解决能力不足造成的危险,又是经受住“四个考验”应增强的“看家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在抓读书学习中注重提高以下三种能力。一是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迫切要求我们从国际国内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大势、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争创发展新优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迫切要求我们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以新的思想观点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新贡献。二是提高战略决策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就是洞察全局、思考全局、谋划全局、指导全局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能力。要科学判断世情、国情、党情发展的新态势,做出推动科学发展的决策,成为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三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即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理想转变为现实、计划成为成果的能力,也是我们平时说的“贯彻落实”的能力。四是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我国已进入社会发展的关键期、改革开放的攻坚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复杂问题的工作本领,才能临危不乱,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危为机。

    三、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要在经受“四个考验”中抓宗旨观的确立。胡锦涛提出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一论述充满了深厚的对人民的情怀。共产党员心中要时刻装着人民、想着人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人民至上的理念。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是对历史兴衰规律的科学概括总结,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时下一些党员干部,在经济社会越来越发展的情况下,在交通和信息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与群众联系却在减少,与群众的隔阂感却在增加,宗旨观念淡薄,公仆意识缺失,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的利益麻木不仁,对群众危难视而不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坚实基础和坚强后盾。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人是依靠人民立党、依靠人民兴党、依靠人民强党、这是党的生命线。克服“四个危险”和经受住“四个考验”,说到底它是党员干部群众观问题,也是对待群众的感情、态度、作风、路线问题。脱离群众是经受不住“四个考验”的,就会远离群众,背叛党的宗旨,违背群众的利益,这才是最危险的。所以说,在“四个考验”中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最实际。这是因为,“四个考验”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考验的落脚点都是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谋利益。在“四个考验”中树立群众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实施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认真深入一线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四、克服“消极腐败的危险”要在经受“四个考验”中抓廉洁自律。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这是党取得一切成就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但是,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消除党内出现的种种“消极腐败”现象。腐败消磨党的意志,瓦解党的队伍,削弱党的战斗力,是破坏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腐蚀剂。今日,胡锦涛把“消极腐败”作为“四个危险”之一郑重地向全党提出来,可见进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时代位置。消除这一危险,也要同“四个考验”结合起来,这样抓才有针对性、实效性。所以,每个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要始终怀有清醒认识,始终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反对腐败,始终不渝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要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完善防治腐败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党的执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坚决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逾越法律、纪律和道德的底线,自觉加强政治水平的提高和道德修养,切实做到自尊、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克服“四个危险”经受“四个考验”要从治本上抓

    我们党对“四个考验”的讲法、提法,在以前曾指出过,而“四个危险”则是第一次提出来,并且把二者放到一起并列讲的,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新的表述。“四种考验”无所不在,“四种危险”警钟长鸣。“四个考验”说的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要面对的;“四个危险”说的是一种主观状态,要求党员干部要认真化解,这种化解不仅仅是心态上的,还有能力上的。我们要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要向前、向远、向深处看问题。“四个危险”是对党面临危机的归纳总结。应看到,现在确实到了深层次改革的时候,各种问题浮出水面,盘根错节杂糅在一起,不进则退。仅看到危机是不够的,关键是怎么应对。“四个危险”与“四个考验”的提法反映出党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建党90周年取得的成绩毋庸置疑,怎么肯定都不为过,但目前党面临的挑战、化解危险的困难不亚于当年解决革命和建设的难度。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提高警惕是党成熟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能否经受住“四个考验”,能否有效地克服“四个危险”,这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一个常期、艰巨的政治任务。它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和执政使命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用长远的观点看问题,实施治本之策,从根本上抓起,也就是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无论是在党员干部中出现的“四个危险”,还是经受不住“四个考验”,都与理想信念滑坡、不坚定有关。要从根本上解决“四个危险”的问题和经受住“四个考验”的课题,就要从坚信、坚定、坚守理想信念上去进行教育,铸造思想定力。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如优质钻石,岁月的打麿使它愈来愈见光亮;如天然铀矿,总能在新的条件下不断释放出新的能量。让理想信念的意志融入党员干部的血脉、命脉、人脉之中,成为人生永恒的主题和最高的价值追求,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需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形势怎么变化,理想信念永不松动,永不动摇,永不摇摆。今日之华夏,固然时代变了,观念变了,但党的理想信念不变。有了这个定力的不变性、坚定性,就能既抬头看天又脚踏实地,在前进中、开拓中、奋斗中排除干扰,凝聚力量,实现宏图大业。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政治集团或一个阶层,仅仅靠利益来维系是靠不住的,因为利益的满足永无止境。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很多问题就不会出现。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就会有奋斗的动力,对己欲望,容易有满足感和幸福感,能够受到社会的尊重,甚至历史的认可,也就不会出大的问题;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只为个人私利奋斗,那将欲壑难填,永不满足,就会出“四个危险”。凡有理想信念的党员干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爱国家,要使国家强盛,关键时刻挺身而上;爱人民,为了大家都幸福,赢得百性认同;干实事,恪尽自己的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也能取得不平凡的业绩;守规矩,法规党纪道德牢记心中,不会在复杂环境中出现问题。让我们坚定保持理想信念,让理想信念在头脑里扎根,做一个终生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而献身的人。

    二、必须牢固树立宗旨观念。“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从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到江泽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党几代领导人心系人民、服务群众的路线一以贯之,精神一脉相承,同时也印证了我们党群众路线的新发展。“四个危险”能否克服,“四个考验”能否经受住,从观念上讲、从本质上去探讨,从“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去看待,主要在于党的宗旨观树得稳不稳、牢不牢、坚定不坚定。对于这个课题,我们要确立共产党人的利益观,秉承“人民利益至上”的理论思考和逻辑起点。在这个问题上,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民利益的内涵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先后经历了“先强国后富民”、“强国更要富民”、“富民更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递进演绎。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民若不富,则国便难强。建立在人民普遍贫穷基础上的强大只是一种假象,难以长久;只有建立在人民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胡锦涛强调指出,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人民利益,党的干部必须一心为民,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强调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把公平正义摆在突出位置,体现了我们党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观。在克服“四个危险”和经受“四个考验”中,一定要摆正共产党人的利益观与“人民利益至上”的关系,把富民、安民、助民、为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我们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价体系的精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成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胡锦涛对“四个危险”和“四个考验”的提出,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结晶。要解决我们存在的问题,仍然要靠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在今天,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断从发展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认清在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在“四个危险”和“四个考验”上出现的新问题,采取有效方法加以解决,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和思想理论的制高点上去观察、分析、研究新矛盾,作出科学决策,把存在问题解决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理论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源泉。党的生命活力与党开拓创新的勇气能力紧密相联。要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保证永远走在时代前列。面向未来,党和人民将在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丰富的实践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基本国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适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中不断丰富,在丰富中继续坚持,也就一定能把“四个危险”的克服和“四个考验”的运行纳入健康的轨道,扫除在发展中的思想障碍和思想阻力,开辟精神支撑的广阔道路和喜人前景。

    四、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四个危险”和“四个考验”的提出,它是党的忧患意识的产物,解决这两个问题,靠的是强化党的忧患意识。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于忧患之中,生于忧患之中,并成长、发展壮大于忧患之中。忧党意识,是忧患意识在政党建设中的体现,是一个政党以使命感的责任感为主导,在研判各种矛盾、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着眼于政党治理与发展,由危机警觉、前瞻思维和进取志向等融会生成的理性精神。这是一个政党走向成熟的智慧显现,也是一个政党保持生机的强大动力。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来说,忧患意识尤为可贵。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忧患意识的可贵就在于,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感,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忧患意识是最大的忧患;没有危机意识,恰恰说明处于危机之中;没有忧患意识,就没有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胡锦涛的讲话,把考验和危险摆在全党面前,就是要提醒全党保持忧患意识,不要为已经取得的成就而陶醉,不要躺在已经取得的成绩簿上高枕无忧,不要对眼前存在的问题掉以轻心;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并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克服这些不足。这就是说,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是歌颂辉煌更有利于长期执政,不要让鲜花掌声淹没群众意见,不要让成绩来掩盖存在问题,不要让太平盛世麻痹在思想上的警惕性。同时,我们党把这些考验和危险摆在全党面前,也表现我们党敢于正视自身问题的自信和克服自身问题的决心。要全面辩证地看待面临的形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国际国内环境和党自身的状况来看,机会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对党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增强忧党意识,才能清醒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清醒认识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清醒认识党的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从而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寻求化解矛盾、迎接挑战、突破困境的办法和路径,对此,党员干部要把忧患作为一种“执政心态”,对些问题意识,防止积弊日深;少些“盛世心态”,理性看待成就;多些“群众心态”,促进干群融合;少些名利观念,杜绝以权谋私。唯有如此,才能在执政中更加聪明、成熟,老成。我们深信,中国共产党这支曾经“考”出革命胜利、“考”出抗日战争大捷、“考”出新中国成立、“考”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应考队伍,定能在克服“四个危险”中“考”出好成绩。

(河南省西华县红花镇党委书记 张国玉)

在经过你家巷口伤痛又涌上心头 在经过你家巷口是什么歌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精神 在经济复苏期 可选择的投资行业包括 在经济衰退期间 在餐馆吃饭的支出 在经期自慰会怎么样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运用经济政策 在经济往来中 违反国家规定 给予

本文来源:http://www.chuban323.com/jianghua/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