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理学论文 > 正文

浅谈我国当前自然资源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www.chuban323.com--理学论文】

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模式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管理,其特点是管理目标明确,但是管理成本高,其实这种适合于数量不多的重点保护区和人口压力不大、经济实力较强的国情条件。在这种保护模式中,国家和行政管理部门把重点都放在保护上。国家以法律或法规形式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禁止人为对其进行采伐或狩猎并依靠科技力量来保护其中的物种以取得生态效益。这种自然保护模式认为人的存在使野生动物被赶尽杀绝,植被遭到破坏,因此传统的自然保护政策的核心理念就是限制人的活动,希望通过一种行政界限割断人与自然的联系,从而达到自然保护的目的。这种保护模式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保护主体定位失误;二是无视当地居民的利益。所以说这种传统的保护模式是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中,国家已经制定了各方面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是我国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行立法位阶低,约束力差。另外,由于自然保护区间的特殊性,全国统一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法规只能给予原则性的指导,不能适用所有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然而随着自然保护区事业的迅速发展,自然保护区类型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保护的对象也无法完全穷尽。所以,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应该需要不同内容的法律调整,才能实现法律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作用。但是目前,“一区一法”的程度还很低,使得许多自然保护区在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其特有的问题而无从管理,在法律上也找不出相关依据,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一大障碍。

目前全省还有一定数量的自然保护区(多为县级)尚未设立独立的管理机构或未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有的保护区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不能够有效地对资源和环境加以保护。、

管理资金紧缺

自然保护区大多数处于比较贫困的地区,目前很多自然保护区经费主要来源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引进投资和国外组织及个人捐赠,资金相对较少。森林防火、珍稀动物救护、公安装备、科研经费、巡护检测等专项经费都没有固定来源,设备陈旧落后,自然保护难以得到基本保障。同时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相对较少。迫于自养,保护区机构趋于重经营轻管理,管理滞后,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进行。

自然保护区只有人头经费列入省市财政预算,但仍严重不足。基本建设与发展所需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日常开展资源保护、综合考察、科研监测等所需业务经费也没有列入财政预算,经费使用捉襟见肘,严重制约和阻碍了甘肃省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关于**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发展社区公营

在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中,要加强以人为本、以社区为本的理念,在保护资源的过程中,关注林缘社区居民的生存利益。保护自然资源不是意味着将资源的价值凌驾于人的价值之上,自然资源再珍贵也不能否认人的价值。所以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这一矛盾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因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物,将当地居民利益与自然保护对立起来的做法,应该在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公众自然保护的认识,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大力提倡逐步实施自然资源社区共管。一方面使社区在发展中能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帮助社区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减少由于保护工作给社区发展带来的限制和约束,使社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相协调,并使社区居民积极地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来。

增加资金投入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对外发展援助的机会,争取更多的保护管理资金,发展我们的自然保护事业,这不但可以使我国受益还可以使全世界其他国家受益。

对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资金,完全由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是不太可能的,为了维持林缘社区居民的生活,促进保护事业的发展,必须多方位全面的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可以通过合理开发资源的税收以及碳汇交易来增加资金,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外国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组织、环保社团及国际组织的基金,融资渠道越多,自然保护发展的路子就越宽。在即将出台的自然保护区法当中应该明确多样化融资的合法地位。

帮助发展保护区周围社区经济,建立自然资源合理和持续利用模式

许多保护区周围的社区发展缺乏经费,因而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加剧,许多保护区存在严重的侵占、蚕食(毁林、开垦等) 、偷猎、非法贸易等活动[13 ] 。研究并解决保护区周围居民生活需求与保护区管理之间的矛盾,发展替代性经济,设法使当地社区人民从保护区的建设中得到利益,并建立弥补村民因野生动物引起的庄稼或家畜损失的补偿系统已是当务之急。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在增加数量的同时,应重视质量的提高

完善各个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自然景观、保护区设计、动植物种类和区系,濒危物种的现状、生境、分布、数量动态及濒危原因,物候观察、保护区的地理和历史、社会基本情况、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的专题研究;建立生态和物种监测和信息网络;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在内的科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使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监督科学化、指标化。

今后对待建自然保护区点应合理规划,对已建自然保护区点应不断改善其形态结构,使区点大小、形状、边界科学合理,并加强区内、区际的连通性,以扩大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与基因交流。另外,还要不断壮大科研、管理队伍,努力提高保护区管理、科研水平,使保护区的质量及保护区的保护级别逐渐提高。

健全相关法律,使保护区管理机制规范化、科学化

为了解决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立法,制定统一的《自然保护区法》,提高我国相关自然保护区管理立法的整体效力。同时还要加强完善保护区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合理运用在自然保护区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体制运行顺畅,相关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和协作关系,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展开。

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今后在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应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不仅充实保护与管理经费,并带动周边人们脱贫致富,使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人民关系和睦融洽,减少人为破坏。在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开发中,要把生态、社会、经济三效益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分区管治,杜绝竞相开发现象,严禁干扰保护区核心地带,使保护区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对个别处于敏感地带的自然保护区,应逐渐加大开放力度,增强保护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以达到争取外部资金和有效管理的目的。

加强宣传教育,明确保护责任

在传统的自然保护中,居民认为自己祖祖代代都生活在自然保护区内,他们觉得利用资源也是正常的合法的。所以只有加强宣传教育,让居民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引导居民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和参与到自然资源保护中,达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加强社区居民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责任和管理。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一整套的自然保护管理机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力,以此保证各项管理的有效性,同时保证保护资金及时到位及保护政策顺利进行。

浅谈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现状 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 浅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浅谈我国当前政府的维稳我国资源环境的现状 中国的环境现状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chuban323.com/lunwen/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