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文科论文 > 正文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www.chuban323.com--文科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异化劳动理论的来源和异化劳动的概念,并阐述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的自我异化,从而揭示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异化劳动;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马克思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来源和异化劳动的概念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表示脱离、转让、出卖、对立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义。早在十七八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和法国哲学家卢梭等都论及过异化问题,在霍布斯那里,异化主要是指转让。卢梭认为人民的主权不能被异化,他还从经济、政治上和伦理道德等方面使用了异化一词,但卢梭对异化认识是肤浅的,没有触及到异化问题的本质。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代真正把异化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异化概念。接着,费尔巴哈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概念运用于考察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在费尔巴哈看来,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但他所指的人却是抽象的人而非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概念是以对人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认可为其思想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当自由、自觉的,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外部世界,以便占有外部世界,占有生产资料,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真正的人的劳动。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越是通过劳动去占有外部世界,创造出生产资料,他就越是失掉外部世界和生活资料,并受自己劳动产品的支配和奴役,这就是异化劳动。
  二、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1.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本来是工人劳动创造出来的,理应与工人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生产的产品归生产资料所有者——资本家占有。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就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因此,工人生产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对象与自己相对立,劳动者成为他自己的产品的奴隶。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是在肯定自己,而是在否定自己。工人制造产品不是为了自己,劳动所获得的只是维持生存的微薄的工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者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者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同时却把一部分劳动者抛回到野蛮的劳动,而使另一部分劳动者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却注定了劳动者的愚钝、痴呆”。
  2.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按马克思的观点,本来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是其内在的东西。真正的劳动乃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异化劳动中,劳动本身对劳动者来说变成了某种外在的和异己的东西,劳动者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受强制、痛苦的感觉。劳动不是自愿的,是强制性的,劳动变成生存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自由和自觉的活动。工人不得不以出卖劳动力为生,但所能获得的仅仅足够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始终。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变成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身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 “劳动对工人来讲是外在的东西,不属于他的本质;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马克思指出,要是劳动没有强制性的话,“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3.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它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是类的存在物。” 人作为类存在物,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改造对象世界,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才是人的类生活。而异化劳动使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的生产活动,变成人的异己本质,变成压制劳动者的力量,变成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
  4.“人的自我异化”。在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在类的意义上,人都是平等的主体,而“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由于劳动产品和劳动行为本身都和劳动者相异化,人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尊严。劳动已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的生活需要,而是变成了单纯的谋生手段,变成了仅仅为了满足直接肉体需要的动物式的生产。“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正像他把自己的生产变成自己的非现实化,变成对自己的惩罚一样,正像他丧失掉自己的产品并使它变成不属于他的产品一样,他也生产出不生产的人对生产和产品的支配。”马克思指出了人同他的类本质的相异化只有通过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即人与人的异化。马克思指出,“人对人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人对妇女的关系”。

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1.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第一要务。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现代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由于中国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导致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异化劳动现象,异化劳动现象产生于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具有历史阶段性,也是暂时的,中国的异化这并不是表明社会主义建设违背历史发展规律。这也是马克思对待异化劳动的辩证态度的肯定方面,即肯定生产力层面的一切积极成果。
  2.坚持“以人为本”价值理念,注重经济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在《手稿》马克思精辟的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地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我们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来看待异化问题。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历史形态阶段,所以说异化现象在这个阶段出现是历史必然的。虽然某些异化现象表现为偶然性,但任何偶然都是必然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也就是必然表现为偶然。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才能更好地解决异化劳动的种种弊端。 社会的发展不能以人的价值的丧失为代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以人为本”,使得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为扬弃异化所作的积极努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这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们要充分肯定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尊重人的社会和个体价值。3.要注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社会里存在的这些种种的异化现象,在精神方面,由于各种新鲜事物的涌入,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许多人表现出了信仰危机,精神空虚,沦为感觉主义者。让我们看到了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不均衡发展的状况,所以改革要加大力度,协调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处理好资本与劳动、人与物、公平与效率、发展与代价的关系,健全法律制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就必须努力营造一个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和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氛围与环境。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观点和基本的原则。资本主义是以人与自然关系的疏远和背离为代价的。人类破坏自然,人与自然矛盾的极端形式是自然界对人的报复。“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应该是“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任何自然界之间、任何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关注的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诸种因素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7-297.
  [2]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4]江宏龙.青年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评述[J].求索,2004,(10).
  [5]迟成勇.评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6]陈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东岳论丛,2005,(1)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是哪里的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劳动异化概念 异化劳动的主要内容

本文来源:http://www.chuban323.com/lunwen/10691/